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通化站长网 (https://www.043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五种常见数据复制技术详解

发布时间:2021-04-22 14:24:51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ion)是将一组数据从一个数据源拷贝到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技术。方式主要分为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1、同步复制:要求每一个写入操作在执行下一个操作处理之前,在源端和目标端都能完成。特点是数据丢失少,会影响生产系统性能,除非目标系统物理上离生产系统

ion)是将一组数据从一个数据源拷贝到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技术。方式主要分为同步复制和异步复制:

1、同步复制:要求每一个写入操作在执行下一个操作处理之前,在源端和目标端都能完成。特点是数据丢失少,会影响生产系统性能,除非目标系统物理上离生产系统比较近。

2、异步复制:在处理下一个操作前,不等待数据复制到目标系统中。特点是复制的数据与源数据有时间差,但这种复制对生产系统性能影响较小。

在灾备方案的设计中,数据复制技术的选择关系到最终灾备效果,即RTO与RPO值的大小。根据数据复制技术在不同系统层的应用,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技术

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是通过磁盘卷的镜像或复制进行的,业务进行在主机的卷管理器层,对硬件设备尤其是存储设备的限制小,利用生产中心和备份中心的主机系统通过IP网络建立数据传输通道,数据传输可靠,效率相对较高;通过主机数据管理软件实现数据的远程复制,当主数据中心的数据遭到破坏时,可以随时从备份中心恢复应用或从备份中心恢复数据。

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不需要两边采用同样的存储设备,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缺点是复制功能会占用一些主机的CPU资源,对软件要求较高(很多软件无法提供基于时间点的快照功能),对主机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英方独有的基于操作系统层面的字节级数据捕获与复制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首先会做初始化的数据镜像,然后通过核心的复制引擎,开始旁路监听所有文件系统的写操作,例如Rename、SetAttr等,都能准确的捕获,并通过数据序列化传输技术(Data - Order Transfer,简称“DOT”)异步传输到灾备端,完成整个数据的捕获和复制过程。仅是旁路捕获数据。

其次,所有的数据都是从内存中捕获,并不涉及生产主机存储的读取操作,因此数据复制过程不占用主机的存储IO资源。

最后,基于字节级的数据复制粒度最小到字节,因此对于带宽资源的要求极低,是适应于异地远距离、及面向未来的混合IT环境和云化架构的一种复制方式。

2、基于应用和中间层的数据复制技术

应用层面的数据复制通过应用程序与主备中心的数据库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写操作,以保证主备中心数据的一致性,灾备中心可以和生产中心同时正常运行,既能容灾,还可实现部分功能分担,但是该技术的实现方式复杂,与应用软件业务逻辑直接关联,实现和维护难度较高,并且使用应用层面的数据复制会提高系统的风险与数据丢失的风险。

独立于底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存储,应用可以根据需求实现双写或者多写,从而实现主本和多个数据副本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这种由应用实现的技术,可以在中间件或者应用平台层面进行封装和实现,对上面的应用透明,也可以在应用层面实现。

其主要优势是可根据需求定制、可实现应用和数据库层面的复制;主要不足是目前市场上没有成熟、适合传统IT企业大规模推广使用的中间件产品。如果完全由应用封装平台或者应用来实现,代码的复杂程度提高,增加了应用的维护成本。

3、基于数据库的数据复制技术

基于数据库软件的复制技术包括物理复制和逻辑复制两种方式。

逻辑复制是利用数据库的重做日志、归档日志,将主本所在站点的日志传输到副本所在站点,通过重做SQL的方式实现数据复制。逻辑复制只提供异步复制,主副本数据的最终一致性,无法保证实时一致性;

(编辑:通化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